wenzhang
   
当前位置: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 非洲电讯
北大非洲电讯(第49期)

发布时间: [] [] [] [更大]

致读者信

各位同仁:

      潘华琼老师目前一直在马里进行实地考察,中心最近收到了她近期考察情况的来信。从她的来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位北大非洲研究学者对学术事业的执着和从容以及中国非洲研究者的艰辛和坚韧。现摘录如下,与大家分享:     “小结:马里第一次旅行心得: 第一,至今为止人生经历的最艰难的一次旅行。在外总共5个白天5个夜晚,共吃了8餐,其中有2顿是早餐。除了有一夜在车上,在外面住了4个晚上,其中有3个晚上是停电或没有电;      第二,全程使用了大巴、越野出租和摩托车(我可能是车上唯一加入为生计而奔波的人流的“游客”),没有一辆是不出问题的。所以,在马里旅行要有思想准备,因交通工具过于陈旧,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出发时间很准时,但到达时间没有保障。     第三,无论环境多么恶劣,车内如何拥挤不堪,从未见有人发生争执,马里人很平和;     第四,无论是在长途汽车站,还是在路边的村庄停留,那里的厕所都比较干净;     第五,多贡人的山村,虽然极端贫困,但村里非常干净,垃圾是经焚烧处理,每周一次。比起莫普提和杰内城满大街的垃圾、以及莫普提和塞瓦雷满大街要饭的男孩,我宁愿生活在赤贫的孔波雷村(Kani Kombolé)。     第六,对儿童群体乞讨的认识,加深了我对马里伊斯兰文化的理解。这些男孩有的无父母,有的是被父母送到古兰经学校去学习的。因为孩子太多,古兰经学校的老师无法负担,就让他们白天自谋生路,晚上为他们讲授《古兰经》并提供住宿。我原以为世道艰难会过早地在这些儿童心灵播下‘仇恨’的种子,但想到他们每晚学习《古兰经》并汲取教诲,相信他们应该不会沉沦!     第七,如果比较一下中国的贫困与马里的贫困状况:孔波雷村再穷,不会有中国贫苦山村那种‘娶妻靠想,取暖靠抖,通讯靠吼,治安靠狗’的惨状。虽然马里贫困状况较中国更为严重,并雷同于中国的‘交通靠走’,缺粮、缺水、缺学校、缺钱等。但其贫困人口的‘幸福指数’肯定比中国的高。那里是一夫多妻制,不存在光棍。加上热浪滚滚,也不存在受冻的情况。村里家家大门都是敞开着的,更无需谁来看管。” 祝好!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李安山                                                                                 2011年7月5日   中心活动 ·627,波尔多大学副校长、孟德斯鸠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法国非洲学家Daniel Bourmaud在外交学院法语系系主任李旦博士的陪同下访问中心并与李安山交流非洲研究情况 ·628中心举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非合作论坛”项目第三稿意见征求会,来自商务部、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和北大的学者与会 ·630,美国非洲研究学者Carol Thompson教授与Jeanne Koopman教授访问中心并以“美国对非洲农业政策为题”举办讲座,讲座由中心秘书长刘海方主持 ·74,宁骚、李安山和刘海方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成立50周年庆典 ·中心教学科研信息五则 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赵白生教授的博士生、北大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段枫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论文标题是《历史话语的挑战者--库切四部开放性和对话性的小说研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是南非作家,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叶啸林完成题为《论赞比亚民主制度的巩固》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论文获得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优秀论文三等奖;摩洛哥研究生李杉(Erfiki Hicham)完成题为《中国与摩洛哥经贸合作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研究生李翀完成题为《非洲一体化与中国对策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导师均为李安山教授; 北大-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双硕士项目:南非研究生布凯莉(Kelly-Jo Bluen)完成题为《对西方有关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作用文献的语境分析》(A Critical Analysis of Western Discourse on China's Involvement in Darfur)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导师为查道炯教授; 北大-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双硕士项目:德国研究生周德凯(David Brenner)完成题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与中非关系》(Chinese NGOs and Sino-African relations)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意大利研究生吉贝莎(Roberta Cucchiaro)完成题为《中国在非私人企业:中国与非洲政府的作用》(Chinese Private Companies in Africa: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and African Governments)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德国研究生李瑞克(Christian Kramer)完成题为《欧洲与中国的援助政策比较:以塞内加尔为例》(Comparing Development Assistance Policies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The Case of Senegal)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导师均为李安山教授; 李安山的英文论文《文化传统与中国对非洲政策》发表,参见Jing Men & Benjamin Barton, ed., China and European Union : Partners or Competitors? ASHGATE, 2011, pp.41-59.    相关信息 ·2011613-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举办“中非共同发展研讨会”Seminar on China-Africa Shared Development),这是外交部“中非联合研究计划”的内容之一,与会代表来自10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会议期间参观了有关部委、机构以及中央党校和国防大学等单位 ·201174,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举办成立50周年所庆,与会者来自各部委、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   本期目录 1.坦桑尼亚总理认为:糟糕的领导是非洲贫穷的根本原因 2.为何要在利比亚进行政权更替? 3. 利比亚寻求尼日利亚的支持 4. 坦桑尼亚:新的中坦铁路项目 5. 索马里海盗近况 6.中国学者的反驳:希拉里对中国在非洲的指责有自己的目的 7. 中国与巴西在非洲 8. 中国资助非洲科学   点击下载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24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