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zhang
   
当前位置: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 中心新闻
非洲研究中心讲座——埃博拉之后的中非医疗卫生合作新构想

发布时间: [] [] [] [更大]

          201641日,应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邀请,卫计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冯勇先生围绕“埃博拉之后的中非医疗卫生合作”这一话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讲座,并与参加讲座的师生进行了深入讨论。讲座由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刘海方老师主持。来自校内外的50多位老师、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参加了讲座。

本文根据参与讲座同学的笔记整理,按照讲座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仅作为非洲研究领域师生学习参考之用。


嘉宾简介:冯勇,199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工作8年。目前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任职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负责与非洲国家的合作。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期间,他在塞拉利昂与中国医疗队、塞拉利昂政府一同抗击埃博拉病毒。他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医疗卫生领域与非洲国家的合作,负责起草部分中非医疗卫生合作文件。


冯勇先生的讲座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1)非洲的卫生状况; 2)中国在非洲进行的医疗卫生工作;3)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4)对北京大学进行的期望。

冯勇先生介绍道,非洲的卫生状况自1990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改善,但是仍然不容乐观。目前非洲仍然是世界上疟疾和黄热病致死率最高的大陆,包括在安哥拉等西非国家大面积爆发的埃博拉病毒,对这些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国建立起“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且在非洲建立大量项目帮助非洲国家建立自己的公共卫生体系。冯勇先生强调,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起长期的友谊,并承担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发展的责任。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目前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都有中国医疗队的存在,其中大部分在非洲国家。这对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马里、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尼日利亚等国)的制药合作、埃博拉疫情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他同时强调,中国在非洲的医疗卫生合作有三大原则:非洲需要、非洲同意、非洲主导,充分尊重非洲国家的权利、意愿和自主性,只有在非洲国家需要并且同意中国的医疗卫生支持时才能派遣医疗队,中国医疗队的工作是帮助非洲国家的政府建立起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而不是代替当地政府的角色。

冯勇先生也提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作,中国对非洲国家工业建设的参与和支持,将从硬件上为非洲国家的临床服务和公众健康服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但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合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医疗专家的缺乏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经验丰富的医生对非洲知之甚少,缺乏在非洲或其他发展中国家工作的经验,或者缺乏与非洲国家当地的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的经验,给中国帮助非洲国家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带来阻碍。


 讲座最后,冯勇先生提出自己的期望。因为缺乏大量医疗人才,所以中非医疗卫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得到北京大学的支持。北京大学拥有6所医院和大量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同时拥有大量培养医学人才的资源,但是目前却没有人参与到中国医疗队的工作中去。一方面,北京大学可以鼓励拥有丰富经验的医疗专家参加对非医疗援助任务,通国中国医院和非洲医院“一对一”对接的方式实现合作;另一方面,北京大学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资源,为非洲国家培养医疗人才。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24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