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本人有幸在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的资助下,前往扬州参加2017年中国非洲史研究年会。虽然会议只有短短两天,但仍然感受到了国内非洲史研究的蓬勃发展。作为历史学系的研究生,我主要关注的是非洲历史研究的相关会场和报告。
会上的第一个感触是非洲环境史越来越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此前在北大环境史暑期讲习班上见过的华大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冯理达利用自己在坦桑尼亚访学的机会,提交了关于乞力马扎罗山开发、保护的文章,关注背后查卡人命运的变迁;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赵贤老师提交了关于英国殖民时期尼日利亚锡矿开发的论文;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的李鹏涛老师讲述了非洲野生动物保护的起源于演进;而在会场上,还遇到了上海师范大学演进博茨瓦纳某国家公园历史的博士研究生。非洲人民在与环境长期的互动中,形成了适应、利用非洲自然环境的智慧,而殖民者到来后,将非洲作为原材料来源地,同样离不开对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环境问题是非洲历史中绕不过去的话题,听到这么多关于非洲环境史的研究,获益匪浅。
另外关于非洲史的感触是新材料得到关注。上海师范大学刘伟才教授梳理了19世纪欧洲人非洲行记史料;还得知范西纳的经典著作《非洲口述传统》即将翻译出版;同时还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前往非洲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这些新资料的使用势必会推动中国非洲史的发展。正如上海师范大学舒运国教授在会场所言,看到了中国非洲史研究的希望和未来。作为在会场的后辈,感觉到未来任务艰巨、挑战重重,同时有了更多前进的动力。
舒运国教授在闭幕式上针对中国的非洲历史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指出短时间内历史研究在非洲研究中的弱势地位不会改变,并提出了加强院校合作交流、开设暑期班、设立科研奖项等举措扶持非洲历史研究的发展。作为年轻学子,也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在未来几年内得以实现。
两天的会议实在是短暂紧凑,大量讨论集中安排21号下午进行,我不得不计算好报告的大致时间,穿梭在各个会场聆听感兴趣的报告,但由于分身乏术,还是缺席了不少报告,因此希望未来的年会能够在时间安排上更加宽松,有更多的机会聆听不同的报告,向更多的老师学习。
最后要感谢扬州大学的精心组织,能够让我这个后知后觉、临时报名的研究生能够顺利参会。两天的会议虽短,但留下了值得铭记的“扬州记忆“。
(撰稿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 邓哲远)